![]()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新州鎮 | 451031100000 | 新州鎮是隆林各族自治縣縣委、縣人民政府所在地。轄8個行政村,4個社區,137個村民小組,人口4.1萬,土地面積1.23萬公頃,聚居著壯、漢、苗、彝、仡…[詳細] | |
椏杈鎮 | 451031101000 | 96.89km2 | 椏杈鎮位于隆林縣西北部,距縣城76公里,坐落在南盤江畔紅水河邊,地處國家重點工程、西電東送骨干工程--天生橋二級水電站所在地。全鎮設有7個村民委員會,…[詳細] |
天生橋鎮 | 451031102000 | 184km2 | 天生橋鎮是因位于國家重點工程天生橋水電站建設所在地而得名。該鎮位于隆林各族自治縣西北部。西北瀕臨南盤江,與貴州省隔河相望。是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西北部…[詳細] |
平班鎮 | 451031103000 | 225km2 | 平班鎮由原隆林委樂鄉、扁牙鄉兩鄉合并成立,位于隆林縣東部,距縣城30公里,全鎮總面積225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總人口31700多人,主要民族為…[詳細] |
德峨鎮 | 451031104000 | 210km2 | 德峨鄉地處隆林各族自治縣西南部,距縣城36公里,西與西林縣接壤,隆(林)西(林)三級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是隆林西南部的重要門戶,是隆林南部鄉鎮…[詳細] |
隆或鎮 | 451031105000 | 93.5km2 | 者隘鄉是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后,1985年從扁牙鄉分割出組建的新鄉,位于隆林縣東南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新州鎮12公里,總面積93.5平方公里,其中有山面…[詳細] |
沙梨鄉 | 451031200000 | 135.4km2 | 沙梨鄉位于隆林各族自治縣東部,是進出隆林縣的“東大門”。沙梨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素有隆林縣“板粟之鄉”、“西瓜之鄉”之美譽。全鄉總面積135.4平方公里…[詳細] |
者保鄉 | 451031203000 | 193km2 | 者保鄉地處隆林各族自治縣西北部,距縣城24公里,東面為平班水電站,西與國家重點工程天生橋水電站毗鄰,南與縣緘接壤,北與貴州省冊亨縣隔江相望,全鄉總面積…[詳細] |
者浪鄉 | 451031204000 | 151km2 | 者浪鄉地處隆林各族自治區縣西南部,距縣城9公里,聚居著壯、漢、苗、彝、仡佬等5個民族,共轄11個村民委員會,129個經濟合作社3815戶17238人![詳細] |
革步鄉 | 451031205000 | 285km2 | 革步鄉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邊緣,位于縣城西北部,距縣城60公里,北面瀕臨南盤江,與貴州省興義市巴結鎮隔河相望,東南面和西面分別與本縣的天生橋鎮、者浪鄉、![詳細] |
金鐘山鄉 | 451031206000 | 275.2km2 | 金鐘山鄉位于隆林各族自治縣的西部,在美麗的天生橋水電站人工湖畔中游,距縣城100多公里,離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壩首約40海里,東南與西林縣接壤,西北與貴州…[詳細] |
豬場鄉 | 451031208000 | 229km2 | 豬場鄉于1984年11月從德峨鄉劃出新設。位于本縣西南部,鄉政府駐地距隆林縣城46公里,隆林至西林公路經過該鄉。全鄉總面積229平方公里,人口1804…[詳細] |
蛇場鄉 | 451031210000 | 237.13km2 | 蛇場鄉位于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南部,東鄰巖茶鄉、龍灘鄉,南與西林縣普合鄉相接,西接德峨鄉,北與長發鄉和克長鄉毗鄰。鄉政府駐地距縣城80公里,全鄉總面積…[詳細] |
克長鄉 | 451031211000 | 143km2 | 克長鄉位于隆林各族自治縣東南部,距縣城47公里,是一個泥石交錯的大石山區。全鄉現轄7個行政村,82個自然屯,2726戶,12715人,居住著壯、漢、苗…[詳細] |
巖茶鄉 | 451031211000 | 142.93km2 | 巖茶鄉位于隆林縣城南部,距縣城63公里,是全縣有名的""魚米之鄉""。巖茶鄉轄6個村93個社,總面積142.93平方公里,聚居著壯、漢、苗、仡佬等民族…[詳細] |
介廷鄉 | 451031215000 | 203km2 | 介廷鄉位于隆林縣東南面,是隆林、田林、西林三縣交界處的重要鄉鎮。介廷鄉于1969年從巖茶鄉分出,建立鄉級建制,F轄8個村委會,104個村民小組,境內居…[詳細] |
地名由來:在清代稱西隆州,以“廣西西部興隆”之意取名。民國二年(1913)改為西隆縣。1951年撤銷西林縣,將其地一部分并入西隆縣,改稱隆林縣,取西隆之“隆”字和西林之“林”字為名。該縣是壯、瑤、苗、漢等民族聚居地方,故于1955年更名為隆林各族自治縣。
2022年4月,2021年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縣(市、區、旗)名單公布,隆林縣上榜。
2021年8月,隆林縣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隆林縣人口數量為35.08萬人,位列百色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廣西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4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535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隆林縣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隆林縣榜上有名。
2019年8月,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縣名單出爐,隆林縣榜上有名。
2019年3月,隆林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左右江片區)。
隆林各族自治縣位于廣西西北部,處在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帶。它東與田林縣為鄰,南與西林縣接壤,北以南盤江為界,與貴州省的興義、安龍、冊亨等縣市隔江相望,總面積3543平方公里,全縣轄21個鄉(鎮)179個行政村(街)26個村民小組,人口36.4萬。隆林是一個“老、少、邊、山、窮、庫”的縣份。1997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革命老區;隆林是多民族聚居區,全縣有苗、彝、仡佬、壯、漢等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9.41%,是廣西僅有的2個各族自治縣之一和百色市12個縣(區)中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境內重巒疊峰,溝壑縱橫,石山面積占總面積的34.92%,土山面積占65.08%;是廣西28個國定貧困縣之一;是電站庫區,“九五”國家重點工程天生橋一、二級水電站和平班水電站就在隆林境內建設,電站淹沒涉及5個鄉鎮32個行政村206個村民小組30101人,淹沒面積達84201.82畝。
隆林自然資源豐富。有道是:南盤江滾滾資源取不盡,金鐘山綿綿寶藏待人來。隆林的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南盤江下接紅水河,有被譽為隆林經濟“命脈”的冷水河。隆林的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有銻、黃金、煤、水晶、石灰石、等輝綠巖等?h境內林區廣闊,牧草豐盈,有黑山羊、黃牛等優良畜種及油茶、油桐、烤煙、蜂蜜、烤姜、薏米、靈芝等等,均屬傳統出口產品,其中隆林山羊是嶺南地區的良種,烤煙是廣西最好的優質煙,可與“云煙”相媲美,隆林桐油是全國有名的免檢出口產品。土山面積369萬畝,農民人均11.2畝,有214.48萬畝草場可用于發展畜牧業;現有森林面積155346.2公頃,木材積蓄量5396850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3.6%;植物資源有593種,僅國家、自治區重點保護動物就有112種,素有“土特產倉庫”和“天然藥材庫”之稱;礦產種類多,儲量大,其中銻礦蘊藏量達6.3萬噸;水能資源除南盤江為國家重點開發外,境內小流域現已開發2.68萬千瓦,尚有14.97萬千瓦的電能可開發利用。
隆林歷史悠久、山川秀麗,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旅游資源潛力巨大。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有高頂冒清泉,林靜水清;有的百林矗立,溶洞通天,奇峰怪石,獨具一格。滾滾翻滔的南盤江,勢如龍巖吐雨的冷水河,險灘遍布,瀑布星羅。據初步統計,現在隆林境內有名的風景名勝點就有25處,再加上2處人文景點,可開發的景點達37處。天生橋水電站一級高壩建成后,出現一個水面積為167平方公里,具有很大旅游開發潛力的巨大人造湖。天生橋旅游風景區包括了金鐘山原始森林、大烘豹自然保護區、天生橋水電站、雷公灘、“天生橋”、壩來洞、同福魚洞、六音洞等景點;還有克長自然保護區、者隘旅游風景區、德峨自然保護區等。隆林還有“活的少數民族風情和民族文化博物館”的美譽,苗、彝、仡佬、壯等少數民族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和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世代相傳,保存完整,引來了無數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游客。隆林壯族的壯錦、苗族的蠟染及各少數民族的挑花、刺繡、紡織等手工藝品堪稱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具有很大的旅游商業開發價值。
隆林的民族風情可謂色彩斑斕、豐富多彩。苗族的“跳坡節”是苗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跳坡節”這天,遠近村寨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從四面八方趕到坡場來,開展各種各樣的游戲和競技活動,此時其他民族也蜂擁而至看熱鬧;“火把節”是彝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這天,白天彝族村民殺雞宰鵝、祭祀0,入夜人們手持火把,繞著住宅和田垌轉,爾后人們圍著篝火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澳ê谀槨眲t是彝族男女青年交友或彝族人民喜迎賓客的特有習慣,冷不防的把鍋煙墨抹到對方臉上,然后相互追逐嬉戲;仡佬族的“吃新節”是他們最隆重的節日,每年夏收前后,田里糧食成熟了,仡佬人都要舉行一次別有韻味的嘗新活動;還有壯族的“三月三”排歌節、壯戲;高山漢族的婚嫁習俗等均別有風味。
經濟建設
近年來,隆林各族自治縣以資源為依托,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實施工業興縣戰略,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成效喜人。2006年全縣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0億元,比上年增長52%。財政收入完成3.6867億元,同比增長6.61%;全縣共實施50萬元以上項目77個,已完成投資3.8億元,初步走出了一條以電力為基礎,走水電結合、礦電結合、硅電結合、鋁電結合、煤電結合的隆林特色工業發展路子。
隆林各族自治縣是廣西小有名氣的有色礦藏之鄉、全國銻礦主要產地之一、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國家重點工程——天生橋一、二級水電站,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平班水電站就建在此。圍繞資源和區位優勢,該縣確定了“以煤興電、以電興工、以工興縣”的工業發展戰略。隨著自治區“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年產50萬噸電解鋁廠、120萬千瓦裝機容量火電廠落戶該縣,隆林以此為契機,先后-了《關于在全縣實行重點項目建設目標責任制的通知》、《關于招商引資的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招商獎勵辦法,實行“一站式”、“保姆式”、“按時辦結”制度,著力營造招商、親商、安商、穩商的氛圍。
實施工業興縣戰略,全面推進該縣工業化進程。去年以來,全縣開工建設了隆林電解鋁廠保安電源、那達河流域水電站等項目66個,總投資30.23億元;儲備隆林火電廠等項目119個,投資額達100多億元。目前,該縣已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屬冶煉和能源為主的東部工業經濟區域帶,并規劃建設占地約1500畝的工業集中區。工業集中區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場地平整并落實入園企業兩家,二期工程已完成征地227畝,臘仁橋頭能源工業基地已規劃土地面積800畝。年產4.5萬噸的鋁棒加工項目已完成95%工程量,鋁廠二期后續2.8萬噸電解槽的安裝工作正在抓緊施工,預計今年3月底即可投產;天生橋水泥廠企業改制工作正在抓緊實施。僅去年1-11月底,該縣金屬冶煉行業繳納增值稅就達2074萬元,同比增長107.4%。引進廣東亨達利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隆林鋁產品(鋁棒)生產線等項目17個,總投資達5.45億元。
旅游資源
隆林各族自治縣聚居著苗、彝、仡佬、壯、漢等五個民族,具有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古樸奇特、濃郁的民族風情,被稱為“活的少數民族博物館”。加之隆林縣北與貴州國家級風景區馬嶺河峽谷、黃果樹瀑布接壤;西與云南昆明世博園、石林風景區接壤;東與百色、桂東南的大景點接壤,形成滇、黔、桂旅游“金三角”的中心,旅游及民族風情開發潛力巨大。
隆林具有眾多的旅游觀光景點。其中自然景點有:雪蓮洞、天湖(萬峰湖)、自治區級金鐘山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自治區級大烘豹自然保護區等;民族風情旅游點有:么窩、大樹腳、張家寨、龍洞大寨、那偉洞溝、馬場大壩等。隆林具有初成規模的旅游接待設施?h內有三星級旅游賓館1家,共有大小賓館、飯店、招待所等約30家,床位約2000床。旅游工藝品有:民族服飾、蠟染、刺繡、蘆笙、口弦、五色香包、繡花手袋等。地方風味小吃有:黑粽子、羊癟湯、辣椒骨、五色糯飯、枕頭粑等。
隆林具有內容豐富獨特的民族風情節日。其中五個民族共慶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十四”。各民族傳統的節日有:苗族的“跳坡節”,彝族的“火把節”,仡佬族的“嘗新節”,壯族的“香根節”(農歷正月二十八)“三月三”或“排歌節”、“四月八”、“六月六”、“九月九”、“冬至節”、“灶王節”。而在這些節慶當中,影響最大,內容最豐富,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則是苗族的“跳坡節”,彝族的“火把節”以及仡佬族的“嘗新節”,每年當這三個節日舉辦的時候,吸引不少區內外及海外人士觀光旅游。
科教文衛
2006年教育整體水平持續提高。全力打好“普實”攻堅戰。在保證正常投入的基礎上,一次性投入618萬元用于“普實”建設,“普實”工作2006年10月份順利通過自治區級評估驗收。幼兒教育迅速發展,再次被聯合國兒基會列為“早期兒童發展”(ECD)(2006—2010年)項目縣。投入資金399.12萬元,實施“世行貸款項目工程”9個。
文化體育、廣播電視事業取得新進步。目前已完成苗族“跳坡節”非物質文化遺產撰稿并報送自治區專家審定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立足本縣原生態苗族傳統節慶“跳坡節”基礎上創意的大型苗族原生態歌舞詩《跳坡?苗山風》劇本已通過市委宣傳部立項。隆林縣打陀螺男女代表隊在全市首屆-比賽團體賽中雙雙奪冠,并代表百色參加了第十一屆全區-比賽;在全市首屆“山基杯”跆拳道比賽中,隆林縣獲7金3銀1銅,并獲得男子團體總分第一和女子團體總分第二的佳績。
廣播電視事業健康發展。鄉(鎮)有線電視網絡順利從鄉(鎮)文化廣播電視站剝離,15個鄉(鎮)網絡服務站全部掛牌并正式運作;抓好全區縣級城區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試點工作,已完成40個小區的數字化轉換,平移用戶5000多戶。
衛生工作不斷加強。全力做好各項農村衛生工作,抓好新一輪的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加大各種傳染病和地方病的監測和控制工作力度。逐步扭轉婦幼衛生工作被動局面。不斷提高對公共突發事件的綜合應急能力。加大衛生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行醫行為,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進一步整頓和規范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大力開展食品衛生-活動。人口和計劃生育各項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各項優質服務深入開展,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問題治理力度加大,認真完成全縣各項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任務。全縣人口出生6345人,計劃生育率70.32%。
區劃:廣西·百色市·隆林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