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16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
2016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
中國生態文化協會于2016年5月31日和2016年6月12日組織專家對2016年“全國生態文化村”申報情況進行了初評遴選和二次評審,將評審結果公示。 |
小瓦窯村位于豐臺區盧溝橋鄉西北部,長安街玉泉路南側,與石景山區、海淀區相鄰。轄區行政面積138公頃,原有3個自然村,現已整體上樓,全村戶籍人口1755人。村里主要綠化樹種古樹、銀杏樹、柳樹、榆樹、杏樹、楊槐樹、紫葉李、柿子樹、核桃樹等20多個樹種,共計約3萬多株,鋪設草坪73000多平方米,全村綠地面積占總面積的60%以上,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100%。生活用水使用中水,綠化澆灌使用地下水。2011…… [詳細] |
西臺子村位于懷柔北部山區,距鎮政府14公里,距懷柔城區50公里,村域面積13.3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300公頃,林木綠化率86.7%,植物品種200多種,村共有107戶,248口人,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整個村子處于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地區,稱為“山林人家”。因生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適于人們休閑、養生、度假,2013年,西臺子村被北京市旅游局評為旅游新業態的“養生山吧”,同年,被評為“首都綠色…… [詳細] |
靈水村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境內,距京城78公里,距109國道4公里。四周群山環繞。海拔430米,村落面積6.4萬平方米,士地分布在村落四周山坡,農業經濟生產為雜糧,干果以核桃著名。 靈水先人以“風水”理論擇地建村,定“四神砂”而立玄武(龜形)為村形。整個村莊處于群山環抱之中。圍合封閉,附陰抱陽,藏風聚氣,東進西收,前罩抓鬏山,后靠蓮花山,依山泉而建,水繞村而流,構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體…… [詳細] |
蔡家洼村位于密云區城東,潮河東岸邊,東南兩面依山,西傍潮河,北臨101國道,距京承高速路出口500米,距密云縣城五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幽雅,交通便利。村域面積近11000畝,其中農田2500畝,山坡地3400畝,村莊占地2200畝,山場約3000多畝,土地資源豐沛。該村以打造良好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生態環境為出發點,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精品林果業,培育綠色農業、有機農業,促進發展民俗旅游業,以帶動鎮…… [詳細] |
東河筒村屬濱海新區中塘鎮,位于津淄公路以南,南臺村以西。1953年增福臺部分村民遷至馬廠減河,沿馬廠減河南岸依堤做墻建起簡易住房,形似竹筒,位置靠東,故名。戶籍戶數460余戶,戶籍人口近1300人。辦公地點: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東河筒村村民委會郵政編碼300273聯系電話:63131102…… [詳細] |
青光鎮韓家墅村,在鎮駐地東4公里處。它東鄰天津市外環線,西鄰京福公路,-公路、津霸公路從村中穿越,南曹鐵路繞村而過,是一個交通便捷的地域之一。面積598540.86㎡,近正方形。居民2400多戶,6747人;刈14人,滿族2人,壯族1人,余為漢族。清康熙年間此處是大清河與鳳河交匯處。有韓姓在此搭臥鋪落戶,以打魚、養鴨為生,人稱韓鴨鋪。成村后,以村中有大柳樹,名韓家樹。民國后以諧音改“樹”為“墅”…… [詳細] |
呂官屯村共有586戶,村民1797人,黨員22人,村民代表28人,村“兩委”班子5人組成。全村現有耕地3350畝。2009年集體收入38萬元,年人均純收入8710元。主要經濟來源以種植玉米、大豆為主,輔以奶牛養殖。2009年,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后,下決心改變村民種植方式,投資15萬元給機井配套,投資21萬元購收割機一臺,播種機兩臺,旋耕機一臺,新機械的購入使用大大減輕了農民勞作時間,播種、收…… [詳細] |
王姑娘莊坐落于外環線56公里處,東臨梨園頭,西靠辛院工業園區,村南與梨園監獄隔墻而望,村面積1.2平方公里,村域內常住人口6800余人。村民總人口934人,其中農業人口861人,非農業人口73人,共計373戶。村民中包含正式黨員42人,預備黨員2人,村民代表23人,村務監督委員會5人,后勤人員總數15人。2005年王姑娘莊啟動了平房改造和房地產開發工程,建成宜居新村。新村占地324畝,共計連排別墅…… [詳細] |
西陵鎮鳳凰臺位于清西陵景區腹地,全村共有136戶518人,總面積3303畝,其中耕地面積303畝、山場面積3000畝。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數5戶14人,2017年底脫貧3戶10人 (其中低保貧困戶3戶10人);剩余貧困人口2戶4人(其中低保貧困戶2戶4人),貧困發生率0.77%。村內主導產業為農業種植和務工。 易縣西陵鎮鳳凰臺村,位于清西陵風景區內,泰陵東一華里,后靠鳳凰山。這個村96%人口是滿族,…… [詳細] |
作為“河北省美麗鄉村”的曲周縣小第八村位于曲周縣城東9公里處,全村256戶,1286口人,2456畝耕地。近年來,該村以“空心村”治理綠化為抓手,以舊村治理就地改建新民居為突破,大力實施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全面推進文明村建設。 一、集民意,找準文明村建設的力量之源為順應民意,加強農村環境治理,改善群眾生活條件,小第八村抓住農村建設“攤大餅”形成“空心村”這一村容村貌整治的癥結,大力開展“空心村”…… [詳細] |
北戴河村史稱“北戴家河莊”,全村共1049戶,2385人,2017年人均年收入20000元。占地總面積3600多畝,(居住占地約600畝,可耕地3000多畝),土地平整肥沃,水源充足,是從事蔬菜生產的傳統特色村。先后成為省、市、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 …… [詳細] |
石家莊市欒城區柳林屯鄉柳林屯村位于石家莊市欒城區東部,屬平原地帶,共有環村林61畝,環省會經濟林1343畝,2015年建成了千畝百果園(包含附近北屯、范臺等連片村土地),種植有蘋果、桃子、杏、櫻桃、核桃等樹種,村內無工業企業,周邊10公里之內沒有任何污染源。從2012年開始,該村積極開展“四清四化”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抓好了改水、改路、改廚、改廁等工作,通過爭創“美麗庭院”、“十好家…… [詳細] |
神頭村位于太行山太子巖東麓,邢臺市內丘縣中部的南賽鄉,距內丘縣城關西偏北21.05公里。神頭村交通便利,內丘至扁鵲廟旅游公路直達神頭村。全村共有366戶,1556余人。神頭村經濟以農為主,有耕地1600畝,山場5000畝,林場所2000畝,果樹32000株,主要為棗樹、梨樹、核桃、杏樹、柿子、蘋果等。神頭村歷史悠久,有眾多的文化資源,是邢文化中最靚麗的一脈文化,體現邢文化的古老濃厚氛圍,建村史有2…… [詳細] |
楊家窯村,隸屬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口泉鄉,人口935人,耕地面積3010畝,被譽為現代文明示范村、科學發展領先村、農耕文化樣板村。楊家窯村地處大同市七峰山腳下,位于全省示范工業園區——南郊區塔山工業園區內。全村共有298 戶917 人,總面積8.78 平方公里,耕地3010畝。近年來,該村按照打造“農耕文化樣本村,現代文明示范村,科學發展領先村”的發展愿景,確立了“一年打基礎、二年抓提升、三年大跨…… [詳細] |
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自然環境優美,依山傍水。當代著名古村落保護專家、清華大學陳志華教授認為,良戶村是我國現存明清兩代最杰出的太行古村落之一,堪稱我國古村落的活化石。 良戶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村莊。相傳唐代中葉,郭、田兩姓家族在此建村,故古稱“兩戶”。從宋代初年開始,陸續又有王、李、秦、趙、張、高、邵、宋、寧、蘇、竇等外姓人家遷居此處,人口不斷增加,村落逐漸擴大,至元明時已很具規模,村名也由“兩戶…… [詳細] |
西文興村位于山西省沁水縣土沃鄉境內。以“柳氏民居”出名,該居所始建于明永樂年間,依山而建,起勢作“鳳凰展翅”,總占地面積達30余畝。整個建筑大體分為外府區、中部、內府區等三個部分。內府區為全封閉建筑,進入內府區只有兩門可通,其四角有小戲臺、觀河亭、賞景亭、府門樓等。 唐代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后人曾在山西沁水縣境內的“柳氏民居”聚居數百年!傲厦窬印蔽挥谏轿魇∏咚h城西南25公里處的西文興村,該村…… [詳細] |
平舒村位于壽陽縣西北部,是平舒鄉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全村現有耕地面積3500余畝,370戶,人口1100余人,其中黨員56人。盂愉線公路穿村而過,為平舒村的發展帶來了便利的交通;豐富的煤炭資源以及平安煤礦的安全發展,為平舒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祁氏文化的開發,使得平舒村成為久賦盛名的“文化名村”,更為建設環境優美、山川秀麗的新平舒開創了新局面。近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規劃中的中…… [詳細] |
常平村位于鎮區東8公里處,中條山下,硝池以南,是關帝的故鄉。全村共有四個村民小組,293戶,1150人,耕地面積1283畝,勞動力698人,主要產業以種小麥、玉米為主, 關公家廟開放旅游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全村人均收入6461元.為接納八方游客創造良好的旅游環境,支村兩委一班人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號召,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千方百計改善人居環境,結合本村實際,總投資120余萬,硬化、綠化三條大街小…… [詳細] |
烏蘇榮貴嘎查位于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達來呼布鎮以東,行政區劃面積101.2萬畝,其中草牧場面積60.45萬畝,林地面積40.08萬畝,以畜牧業為主。烏蘇榮貴嘎查林地面積14563.8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3638公頃,疏林地面積129.2公頃,灌木林地面積7621.6公頃,未成林地面積341.8公頃,宜林地等面積2833.2公頃。額濟納旗因其所處地理位置和生態區位特殊,所有林地均為生態公益林。烏蘇榮…… [詳細] |
三蘇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大淡水湖——岱海湖的的北岸,南鄰岱海,北依中水塘溫泉、大廟、西靠洞金臥佛山,旅游區位優勢突出,以農家生態旅游業為主。近年來結合新農村建設,該村加大村莊綠化和經濟林建設,農戶的小院內及院外空地全部栽種了各種經濟林木,共栽植杏樹、李樹、蘋果樹等2萬多棵,發展庭院林果經濟面積27.6公頃,發展大型林果采摘園2處。沿線所有道路兩側全部進行了綠化,綠化面積達22.5公頃,建設村民活…… [詳細] |
浩日彥艾勒嘎查是個以農為主、農牧林結合的少數民族村,居民99%為蒙古族。該嘎查,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林地面積由原來的50公頃增加到了現在的174.8公頃,樹齡百年以上古榆林37棵,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10.2%增加到現在的28.2%,農田全部實現了林網化,村內6橫2縱共8條街路實現了綠化、美化、香花。該嘎查依托孝莊園旅游區和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通過退耕還林和殘次林更新改造,建設采摘園66.7公頃! [詳細] |
義勒力特嘎查嘎查位于義勒力特鎮,地處烏—阿黃金旅游路線上的關鍵節點,原名巴公府,因公爺巴彥那木爾而得名,是清朝時期巴公爺居住的地方。近年來,該村充分利用果園、田園、自然風光等自然觀光資源優勢。打造成集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吃、住、休、游、購、娛為一體的“生態新村”。義勒力特嘎查嘎查發展以設施農業和古城遺址旅游為主,充分發揮村莊區位與資源優勢,加強設施農業示范區、反季蔬菜種植基地和生態農業觀光采摘園建…… [詳細] |
那日圖高格斯臺嘎查位于渾善達克沙地,總面積17.8萬畝,屬沙地疏林草原,內有呼義格圖河、加氣爾河、特力河三條支流匯集的高格斯臺河流,流程39公里,森林資源較為豐富,樹種以榆樹為主。高格斯臺嘎查旅游景區是正藍旗十大景點之一,到了5月水草豐美的夏天,在郁郁蔥蔥碧綠的草原上舉辦那達慕大會,賽馬、射箭、摔跤比賽;開展祭敖包活動,體現察哈爾蒙古族民風、民俗、篝火晚會展現蒙古族舞姿和多彩的民族服飾;品嘗奶食,…… [詳細] |
劉杖子鄉東房申村位于凌源市劉杖子鄉東北部,青龍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偯娣e12平方公里,總人口2760人,錦承線鐵路橫穿東西,背靠101線。境內主要河流為青龍河,水質良好且森林植被保存較好,建有青龍河濕地公園面積150畝。東房申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在東房申村毗鄰的干溝子一代出土過數百枚戰國刀幣,且品相極佳,秦漢以后的青銅、陶器、瓷器均有出土,幾乎沒有斷代。境內王子山的傳說,…… [詳細] |
遼寧省昌圖縣昌圖鎮太陽山村,位于昌圖縣昌圖鎮東南部,全村共有12個村民組,756戶村民,2560口人,區域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0公頃,林地面積2088公頃,森林覆被率74%,林木總蓄積量45.8萬立方米。太陽山村境內有常泰寺、泰安湖、狀元溝、天橋山、棋盤山、肖家溝自然保護區、榛子園、生態旅游園是國家AA級風景區。太陽山村文化生活豐富,以生態文化為載體的各類民間活動、節日活動豐富多彩。自2…… [詳細] |
房店市許屯鎮東馬屯村位于瓦房店市許屯鎮東部,面積27.8平方公里,耕地67畝,有12個居民組、4100人,以水果生產為主導產業,是遼南著名的水果專業村。一、科學規劃謀發展,做強產業富村民近年來,他們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民生,生態立村、產業富民發展理念,確定了保護自然生態和人居環境,做強水果和旅游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發展思路。帶領廣大村民開拓創新,依托森林覆蓋率達89%以上的生態資源、傳統的水果產…… [詳細] |
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陳英村位于遼東山區腹地,山高林密,森林資源豐富,是全縣重點林業村之一。全村總面積840公頃,其中林業用地660公頃、耕地2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1%。全村現有人口總數982人、296戶,滿族人口占90%。陳英村原名水簸箕村,為紀念革命烈士陳英同志而更名為陳英村。國家AAAA級風景區關門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該村境內。陳營村每年發動村民開展植樹造林、紅松嫁接、低質低產林改造100多畝,…… [詳細] |
大荒溝村位于通化市北部,距離市區80公里,耕地面積167公頃,森林面積627公頃。這里四面環山,植被茂盛,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4.7%,這里不僅風景秀麗,還是紅色故里、抗聯家鄉。大荒溝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結合,打造了獨特的生態文化。該村蘊含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楊靖宇將軍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的后方基地、白家堡子慘案發生地、白家堡子慘案紀念地坐落地、楊靖宇將軍印章發掘地等。村里打造“抗聯文化…… [詳細] |
新生鄂倫春族鄉位于黑河市西北部山區,距黑河市區76公里,車行1小時左右,欣賞著公路兩邊的小興安嶺風光悠然可達。全鄉轄區面積1700平方公里,總人口1072人,是以鄂倫春族為主體,由滿、漢、達斡爾、蒙古族共同組成的少數民族鄉,其中鄂倫春族人口166人,占人口總數的15.5%,是鄂倫春聚居地之一。新生鄉名源于駐地新生村名。1953年黨和人民政府為妥善安置長期過著游獵生活的鄂倫春族群眾,建立新村定居,直…… [詳細] |
楊王村位于南橋鎮東南3公里,東與金匯港相依,南鄰柘林鎮東方紅村,西與六墩村毗連,北與曙光村隔河相望,東西長約3500米,南北長約1680米,合計5.75平方公里,全村總面積8415畝。楊王村地理位置優越,市一級公路莘奉金高速公路、金海公路、平莊公路形成了“井”字架。楊王村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也是奉賢區比較好的村,當時鄉鎮企業比較發達,村里有好幾家企業。到了90年代初,當時的產品都是為國有企業…… [詳細] |
白漾村地處金山區呂巷鎮東北,距呂巷鎮4.5公里。東臨張涇河,與亭林鎮接壤,南至呂巷鎮龍躍村,西接s19高速公路,與呂巷鎮和平村為鄰,北與朱涇鎮慧農村交界。區域面積7.67平方公里,轄38個村民小組,1565戶,人口5349人,村民委員會駐白漾村張涇5組2121號。解放初期,白漾村隸屬干巷鄉1954年建立多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成立白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干巷人民公社成立,白漾高…… [詳細] |
蔡浜村地處青浦區金澤鎮商榻社區集鎮東北1.5公里處。西臨東星村,東、南、北三面被淀山湖懷抱,與對岸的東方綠舟隔湖相望,因此素有“湖中之島”之美譽。雖為半島,但其交通便捷,商蔡路直通村落。蔡浜村地處青浦區金澤鎮商榻社區集鎮東北1.5公里處。與對岸的東方綠舟隔湖相望,因此素有“湖中之島”之美譽。雖為半島,但其交通便捷,商蔡路直通村落。蔡浜村現有人家182戶,村民505人。村內耕地面積333畝,其中魚、…… [詳細] |
甘港村地處蘇北里下河地區,被稱為“鹽文化的搖籃”,始建于唐朝,連接古鹽場的串場河和車路河在這里交匯。全村現有農戶1918戶,人口5765人,土地面積1.5萬畝,全村林木覆蓋率達23.5%。村域樹木品種100多種,包括女貞、銀杏、欒樹、紫薇、玉蘭、枇杷、黃楊、海桐、桂花、櫻花等喬灌木。村域水清岸潔,水體質量常年保持在Ⅰ-Ⅱ類?諝赓|量為Ⅰ級,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常年保持在6000以上,成為天…… [詳細] |
祁巷村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黃橋鎮南首,東接分界,南臨珊瑚。2001年,由東小湖、丁莊、周堡、祁巷四個自然村合并組建而成。轄25個村民小組,1498戶,5516人,F有黨員108名,中心戶長25名。耕地面積6341畝,養殖水面600畝。2013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2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89元,在全鎮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中榮獲綜合一等獎。先后獲得“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現代農業示…… [詳細] |
白塔村:位于西渚鎮西部,緊臨云湖景區,橫山大覺寺的舊址座落在白塔,西與溧陽天目湖接壤,張戴公路穿村而過,面積7.6平方公里,村民小組38個,27個自然村,戶數929戶,人口2837人! [詳細] |
大豐市大中鎮恒北村地處大豐市區城南新區南側,距離市區3.7公里。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780戶農戶,2108人。恒北村是果樹種植專業村,是全國最大的早酥梨商品生產基地之一。全村總面積4606畝,一級農田保護區4160畝,其中果園面積3800畝,占耕地面積的91.3%。2012年生產果品3萬噸,實現產值3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850元,其中果品收入達12500元。在全市率先啟動恒北新村建設,…… [詳細] |
顧莊社區位于如皋市區南郊,全村17個村民組,881戶,總人口3681人,總面積3458畝。全村家家栽種花木,戶戶蟠扎盆景,素有“花木之鄉”的美譽,先后榮獲“國家生態村”、“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綠色小康村”、“江蘇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江蘇最美鄉村”等30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近年來,圍繞打造集生產、生態、觀光、旅游于一體的更高水平小康村的工作目標,社區堅持發揮地域特色,重點發展驕人花木盆景…… [詳細] |
龍王村地處浙北地區,位于安吉縣上墅鄉南部,是天目山脈東北部一個典型的山村,距縣城25分鐘車程,東接江南天池景區,徒步大嶺古道半小時即可到達,南連董嶺浙北大峽谷,倚天目山自然屏風,西鑲報福鎮,北融靈峰度假區,彰顯畫里龍王。是2007年由原龍王殿、東塢、西塢村合并組成,距離杭州80公里,距離上海230公里,區域位置優越,山地山林資源豐富,境內有羅董線和龍董線縣道,交通較為便利,龍王村又地處龍王溪的源頭…… [詳細] |
青山相依、古樹庇佑、千年古寺、萬畝花田、一襲綠水悠悠環繞,這就是北侖區柴橋街道瑞巖社區。瑞巖,坐擁浙東西雙版納之稱的瑞巖國家森林公園、千年古寺——瑞巖寺、廣袤的花卉產業示范區,轄區由國家級生態村——河頭村、靈山秀水、古樹掩映——嶺下村、AAAA級景區——瑞巖景區組成。.…… [詳細] |
中余鄉冷塢村位于浦江縣西北部的中余鄉境內,全村現有農戶53戶,15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3746元。近年來先后實施了土地整理、村莊整治、康莊工程,交通便利、山青水秀、山林資源豐富。以種植茶葉、水稻、高山蔬菜等農產品為主導產業。先后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縣“商行杯”創建文明和諧村競賽一等獎、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文明村、衛生村、計劃生育全格村等榮譽稱號! [詳細] |
說明:數據源自網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
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