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西岸城市群
海峽西岸城市群又名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以福州、泉州、廈門、溫州、汕頭5大中心城市為核心,包含福建省的福州、廈門、泉州、莆田、漳州、三明、南平、寧德、龍巖,浙江省的溫州、麗水、衢州,江西省的上饒、鷹潭、撫州、贛州,廣東省的汕頭、潮州、揭陽、梅州共計20個地級市所組成的國家級城市群。 |
福州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部的閩江口,與臺灣省隔海相望。福州是福建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港口商貿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 福州山清水秀,地靈人杰,素有“海濱鄒魯”之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兼備,旅游資源豐富,且頗具特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臺灣海峽西岸的旅游勝地。福州還具有難得的僑、臺優勢。福州是中國主要的僑鄉之一,有5…… [詳細] |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區,石獅、晉江、南安3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5縣。為著名僑鄉、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泉州素有“海濱鄒魯”之譽,人文薈萃,文化昌盛,中西文化長期在這里交流匯聚,造就了燦若繁星的文化名人,留存了以南戲、南音、南少林為代表的輝耀…… [詳細] |
廈門市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構成了廈門的總體風格。島、礁、巖、寺、花、木諸神秀相互映社,僑鄉風情、閩臺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筑融為一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海的魅力錦上添花。對臺灣、東南亞的區位優勢,海、陸、空立體互補的交通設施,也為廈門旅游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 改革開放后,廈門旅游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從1991年至1998年,廈門…… [詳細] |
溫州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城市之一,市場經濟活躍,股份經濟先行。柳市電器城、龍港農民城、服裝、皮鞋、燈具、紐扣、箱包、打火機、傘等市場名揚國內外,產品遠銷世界各地。溫州旅游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海運四通八達,港口為全國主樞紐之一。溫州地處浙江東南沿海,是浙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市現轄鹿城、龍灣、甌海3區,瑞安、樂清2市和洞頭、永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6縣,總面積11783平方公里。 溫州…… [詳細] |
汕頭市位于廣東省東部,瀕臨南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自然環境優越,素有“華南要沖,嶺東門戶”之美稱,享有“百載商埠”的盛譽。汕頭文化底蘊深厚,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享譽海內外,“海濱鄒魯”之美譽名聞遐邇。以“海、商、潮、特”為特色的旅游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2000年,汕頭市已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這是汕頭市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后,又一項國家級榮譽…… [詳細] |
莆田市,別稱“興化”,位于福建省東部沿海,北緯24°59’—25°46’,東經118°27’—119°40’。面積4060.4千萬千米。轄城廂、涵江2區,莆田、仙游2縣及湄洲島對外開放旅游經濟區。人口298.97萬,人口密度為780人/平方千米,比全省高了近3倍;通行莆仙方言。全市有少數民族30個。 莆田市的旅游景點多,旅游資源豐富,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有250多處,被列為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9…… [詳細] |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17°-118°、北緯23.8°-25°之間,東瀕臺灣海峽,與廈門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接壤,西北與龍巖相接,西南與廣東的汕頭毗鄰。漳州是著名的僑鄉和臺灣祖居地,旅居海外的華僑、港澳同胞有70萬人,臺灣人口中1/3的人祖籍是漳州,是僑、臺胞尋根謁祖的府地。 漳州是新興的工業城市,已初步建成了以名、優、特產品為依托,以鄉鎮…… [詳細] |
三明市地處福建省西北部,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是聞名全國的精神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之一,1993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F轄有梅列、三元2區,永安1市,大田、尤溪、沙縣、明溪、清流、寧化、將樂、泰寧、建寧9縣,土地總面積2.29萬平方公里,人口264.7萬人。三明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節氣候、年平均溫度15-19℃。 早在一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三…… [詳細] |
南平,俗稱閩北.是福建最早開發的內陸腹地,新時器時期,是古越人棲息之地.閩北地靈人杰,名流輩出,歷史上出將入相的有17位,如李剛、楊榮等。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歷史學家袁樞,文學家嚴羽,詞人劉永等均出自閩北,著名理學家朱熹一生71年有40余年在閩北度過。閩北山嶺聳立,低丘起伏,河谷與山澗小盆地錯綜其間,形成以丘陵為主的低山區地貌特征。閩北歷史上曾有“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之稱。勤勞在閩北人民發明了…… [詳細] |
寧德市位于福建省東北部,俗稱閩東,轄蕉城區,福安、福鼎2市,霞浦、古田、屏南、壽寧、周寧、柘榮6縣。人口323.57萬,其中畬族近20萬(占全國畬族人口的40%)。通行閩東方言,沿海多處講閩南方言,個別地方講莆仙方言,北部部分地區講閩北方言,壽寧北部講吳方言,福安蘭筧是客家方言島。寧德山青水秀,廣闊的山地盛產林、茶、果、竹等經濟作物,茶葉、食用菌、四季柚、檳榔芋…… [詳細] |
龍巖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通稱閩西,與粵、贛兩省相鄰。除龍巖、漳平通行閩南方言外,其余地區通行閩西客方言。龍巖為福建僑區之一。閩西主要風景名勝有:國家級風景區連城冠豸山、國家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國家級歷史名城長汀、國務院文物保護單位古田會址、世界獨一無二的永定土樓、新羅龍崆洞、汀江客家母親河等旅游區和風景名勝。形成我市特色的“一樓一山一洞一址一城一區一江的“七個一”旅游網絡。閩西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 [詳細] |
中國生態第一市——麗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市域面積1.73萬平方公里,占浙江省陸地面積的1/6,是全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全市戶籍總人口266萬人,現轄蓮都區、龍泉市、青田縣、云和縣、慶元縣、縉云縣、遂昌縣、松陽縣、景寧縣,9個縣(市、區)均為革命老根據地縣,景寧縣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和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習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曾八次深入麗水調研,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 [詳細] |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地處浙、閩、贛、皖四省交界處!熬诱阌抑嫌,控鄱陽之肘腋,制閩越之喉吭,通宣歙之聲勢”,川陸所會,四省通衢。衢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漢名新安,隋稱三衢,唐始稱衢州,是一座有一千八百年歷史的江南重鎮。 衢州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地貌多姿,山川秀美。有譽為“南孔圣地”的孔氏南宗家廟;有世稱“圍棋仙地”、道家福地的…… [詳細] |
在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中游的南岸,背靠國家級風景區三清山,面對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一片神奇而又富庶的土地;這里資源豐富,山川秀麗,交通便捷,經濟發展強勁。這就是自古以“山郁珍奇”、“上乘富饒”著稱的江西省上饒市。上饒自古享有“豫章第一門戶”、“八省通衢”之美譽。交通便利,境內浙贛鐵路、皖贛鐵路和橫南鐵路穿行其間,311高速公路和320、206國道貫通四方;依武夷山余脈,側鄱陽湖濱,物產豐富,風…… [詳細] |
鷹潭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面積3554平方公里,人口108萬人,下轄貴溪市、余江縣、月湖區和龍虎山風景旅游區。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甲類對外開放城市和沿鐵路干線重點發展城市。2001年省政府又將鷹潭納入江西省“十五”規劃,作為全省重點加快發展的中等城市之一。 鷹潭是獨具特色的旅游勝地。生態保護良好,環境優美,山清水秀。距市區16公里的龍虎山是我國道教發祥地,是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開篇描繪的名山,被…… [詳細] |
地處江西省東部,東鄰福建、靠近閩南“金三角”經濟區,南鄰石城、寧都,西連永豐、新干和豐城,北接進賢、余江和余干。下轄一區十縣(臨川區、南城縣、黎川縣、南豐縣、崇仁縣、樂安縣、宜黃縣、金溪縣、資溪縣、廣昌縣、東鄉縣)。全市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多姿多彩。在100多處主要景觀中省級風景名勝區及文物保護單位24處,自然保護區l處。南城有“洞天福地”-山,樂安有“江南絕頂三雄”大華山,宜黃有我國佛教曹洞宗創始…… [詳細] |
地處江西省南部,贛江上游。東接福建三明、龍巖,南臨廣東梅州、韶關、惠陽,西靠湖南郴州,北連吉安、撫州。下轄兩市十五縣一區(南康市、瑞金市,贛縣、信豐縣、大余縣、上猶縣、崇義縣、安遠縣、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興國縣、寧都縣、于都縣、會昌縣、尋烏縣、石城縣,章貢區)。瑰麗多姿的丹霞地貌和巖溶山水,形成了贛州峻偉靈秀的自然景觀。翠微峰、玉石巖、梅嶺、羅田巖、漢仙巖、聶都溶洞、陡水湖、天然公園陽嶺保護區…… [詳細] |
潮州市位于廣東省最東端,處于韓江中下游,為廣東的東大門。潮州市東與福建省的詔安縣、平和縣交界,西與揭陽市的揭東縣接壤,北連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南通汕頭經濟特區,并瀕臨南海。全市總面積3613.9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3080.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33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36公里。城市規劃區面積17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1.38平方公里。旅居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230多萬人。轄湘橋區…… [詳細] |
揭陽市是1991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地級市,轄普寧市、榕城區和揭東、惠來、揭西三縣。全市總面積5240.5平方公里,是廣東沿海開放區的主要埠市和重點僑鄉,也是目前粵東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 揭陽市位于廣東省東南部,地跨東經115°36′至116°37′39″、北緯22°53′至23°46′27″。北靠興梅,南瀕南海,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粵、閩、贛公路交通…… [詳細] |
梅州位于廣東省東北部,與閩、贛交界,因盛產梅花而得名。轄梅江區、梅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和興寧市(縣級)。全市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除豐順有2000多人屬畬族外,皆為漢族客家人,是全國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梅州屬南嶺丘陵山地,地勢北高南低,主要有鳳凰、項山、陰那山3條山脈,其中陰那山脈被稱為粵東脊梁,最高峰銅鼓嶂,海拔1560米,為粵東第一高峰。大小盆地較多,總面積約20…… [詳細] |
說明:數據源自網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
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