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育才路街道 | 640205001000 | 育才路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00年8月,位于惠農區育才路,地域界限以惠農區康樂路為界,向南至紅果子鎮交界處,主要是居民聚居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轄區面…[詳細] | |
南街街道 | 640205002000 | 南街街道位于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下轄:
640205002001 111 春暉居委會
640205002004 111 礦務局居委會
640…[詳細] | |
中街街道 | 640205003000 | 中街街道位于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下轄:
640205003001 111 金融居委會
640205003003 112 一號井居委會
640…[詳細] | |
北街街道 | 640205004000 | 北街街道位于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下轄:
640205004003 111 公園居委會
640205004005 111 渡口居委會
6402…[詳細] | |
河濱街道 | 640205005000 | 47.5km2 | 河濱街辦事處成立于1964年,是惠農區人民0的派出機構,轄區面積47.5平方公里,總人口10007戶28575人。下設10個居民委員會,39個居民小組…[詳細] |
火車站街道 | 640205006000 | 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火車站街道
640205006002 111 花園居委會
640205006005 111 道東居委會
64020500…[詳細] | |
紅果子鎮 | 640205100000 | 50km2 | 紅果子鎮是惠農區南片中心城鎮和工業重鎮,全鎮面積80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3個居委會,總戶數為5844戶,總人口為22000人,其中…[詳細] |
尾閘鎮 | 640205101000 | 25.3km2 | 尾閘鎮是行政區劃調整時,在原尾閘鄉的基礎上將樂土嶺村整建制規劃廟臺鄉管轄后組建的建制鎮。南接原惠農縣城,北連惠農區園藝鎮,109國道、201省道縱貫全…[詳細] |
園藝鎮 | 640205102000 | 7.74km2 | 園藝鎮位于惠農區北城區東南郊,東依黃河,西靠第三排水溝,南與尾閘鎮接壤,區域總面積7.74平方公里,F轄有3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11個村民小…[詳細] |
廟臺鄉 | 640205200000 | 49km2 | 廟臺鄉地處惠農區南片以東,南接平羅縣寶豐鎮,東臨惠農區禮和鄉,北連尾閘鎮,地域面積為49平方公里,人口10197人,轄7個行政村,62個村民小組,24…[詳細] |
禮和鄉 | 640205201000 | 禮和鄉是惠農區的一個回族人口聚集相對集中的民族鄉,因“藜篙塘”而得名,晚清以前,位于黃河岸邊的近禮和鄉南部,人煙稀少,雜草叢生,十分荒涼,此地尤以藜篙…[詳細] | |
燕子墩鄉 | 640205202000 | 92km2 | 燕子墩鄉位于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南端,西依巍巍賀蘭山,東臨滔滔黃河,109、110國道穿境而過,下轄10個行政村,74個村民小組,3361戶,13755…[詳細] |
地名由來:因境內的惠農渠得名,惠農渠是清朝雍正年間開鑿,雍正皇帝為惠農渠欽定的名字,包含施惠于民的涵義。
2022年6月,財政部公布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名單,惠農區上榜。
2021年11月,惠農區榮獲2021年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先進縣。
2021年11月,國家民委公示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名單,惠農區上榜。
2021年9月,惠農區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惠農區人口數量為17.89萬人,位列石嘴山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寧夏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8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287位。
2021年2月,2020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名單出爐,惠農區榜上有名。
2019年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惠農區為全國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
石嘴山市惠農區地處寧夏最北端,東臨黃河,西依賀蘭山,北與內蒙古烏海市接壤,是寧夏的北大門,距首府銀川市80公里;蒉r區是2004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原惠農縣和石嘴山區合并成立的市轄區,現下轄3鄉3鎮、6個街道辦事處,區域面積125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83%。
——人文歷史豐厚的塞北古城;蒉r,源自雍正皇帝為惠農渠欽定的名字,包含施惠于民的涵義。近代,“石嘴子”(賀蘭山與黃河交匯處“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成為商賈云集的“水旱碼頭”,聞名中國西北乃至歐洲,“十大洋行”鑄就了“金羊毛”的傳奇。悠久的歷史孕育了長城雄關、賀蘭山巖畫、羅家園勝景等人文古跡,完美地將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融為一體。成功創建全國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全區森林覆蓋率達9.1%,城市綠化覆蓋率達28.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8.9平方米,濕地面積9.15萬畝,黃河紅柳灣濕地、惠澤湖、七彩園、石嘴子公園等生態景觀媲美競秀,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
俯瞰城市
工業重鎮
——基礎雄厚的西北工業重鎮;蒉r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煤炭、硅石、石灰巖等20多種,是“一五”時期國家確定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寧夏的第一鍬煤、第一度電、第一爐鋼皆源自惠農,是寧夏工業的發祥地。包蘭鐵路、京藏高速公路和109、110國道以及濱河大道橫貫全境,是寧夏與華北、東北、西北地區進行經濟交流合作的主要通道和交通要塞。轄區內的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嘴山陸港經濟區)是國家級經開區,規劃面積85平方公里,入駐企業33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3家,是全國循環經濟先進單位和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2016年預計產值突破245億元。目前,已形成冶金、電石化工、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和新能源、新型煤化工、生產-務業三大特色產業,雙氰胺、ADC發泡劑、水合肼、鋼絲繩、鎂合金等工業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占有重要地位;蒉r區得引黃灌溉之便,以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引領,建成了露地瓜菜核心區和牛羊肉示范園區,形成了瓜菜、枸杞、奶牛三大特色優勢產業,是全國最大的脫水菜生產銷售基地、寧夏新興的枸杞之鄉、蒙牛集團全國首家優質奶源基地。充分發揮陸港優勢,陸路口岸已實現“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和“鐵水聯運”的內陸通關模式,開通了惠農至天津“陸港號”集裝箱專列,為銀北地區400多家出口企業量身定制了鐵水聯運“直通車”,累計實現貨物吞吐量600萬噸、征收關稅2億元,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重要節點作用日益凸顯。傳統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電子商務等服務業新業態快速發展,惠農吸引周邊地區人流、物流、資金流的能力持續增強。
宜居城市
——和諧宜居的幸福之都;蒉r區致力寧蒙邊界橋頭堡城市的定位,大力打造黃河金岸宜居城市,主城區面積由縣區合并之初的4.96平方公里拓展為現在的20平方公里。著力打造民生財政,每年以不低于3/4的財政支出實施各類民生項目。先后實施了大規模的采煤沉陷區搬遷整治工程,妥善安置居民1.2萬戶3萬余人,解決了困擾老工業基地半個多世紀的老大難問題。開工建設了自治區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共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3.2萬套256.3萬平方米。先后在自治區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自來水、村村通光纖、農村“五!崩先巳考泄B、城鄉中小學操場草坪化跑道塑膠化、農村電影放映數字化,成立了自治區第一家醫療聯合體,高標準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縣區驗收,成功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秀美山川
——充滿活力的興業熱土;蒉r地處寧東、蒙西兩個國家千億噸級煤田周邊,是呼包銀榆經濟區、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寧夏沿黃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隨著陸港經濟區功能的進一步完善,隨著陸路口岸的快速發展,隨著國家循環化改造試點、全國“雙創”示范城市、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實,西北內陸地區“政策盆地”效應正逐漸顯現,惠農已被歷史推到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惠農區將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充分發揮橋頭堡城市的聚集功能,下大力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造臨港產業,縮小城鄉差距,優化民生宜居,加強社會管理,為深入推進開放富裕和諧美麗新惠農建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開放好客的惠農人熱忱期待國內外友好人士和社會各界積極投身西部大開發的時代洪流,關心惠農、投資惠農,攜手共創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