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香水鎮 | 640424100000 | 56.8km2 | 涇源縣轄鎮?h府駐地。1936年以香水里改香水鄉,1949年更名涇北鄉,1990年由涇北鄉析建香水鎮。位于縣城周圍。面積56.8平方公里,人口1.5萬…[詳細] |
涇河源鎮 | 640424101000 | 1431km2 | 涇河源鎮 轄21個村委會:蘭-村、河北村、白面村、馬家村、涇光村、下秦村、上秦村、北營村、龍潭村、余家村、南莊村、冶家村、澇池村、王家村、白吉村、高峰…[詳細] |
六盤山鎮 | 640424102000 | 六盤山鎮 轄22個村委會:什字村、張堡村、和尚鋪村、五里村、楊家莊村、太陽洼村、半個山村、陸家-村、李家莊村、馬西坡村、東山坡村、劉溝村、周溝村、蒿店…[詳細] | |
新民鄉 | 640424200000 | 167.1km2 | 涇源縣轄鄉。1956年由甘肅華亭縣劃入涇源縣,1961年設新民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涇源縣最南端,距縣府30公里。面積167.1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
興盛鄉 | 640424201000 | 興盛鄉 轄9個村委會:下金村、興明村、興盛村、紅旗村、新旗村、上黃村、下黃村、上金村、紅星村![詳細] | |
黃花鄉 | 640424202000 | 黃花鄉 轄12個村委會:廟灣村、華興村、店堡村、上胭村、下胭村、勝利村、羊槽村、平涼莊村、紅土村、向陽村、沙塘村、土窯村![詳細] | |
大灣鄉 | 640424203000 | 大灣鄉 轄13個村委會:六盤村、何堡村、瓦亭村、中莊村、尚坪村、蘇堡村、綠塬村、楊嶺村、董莊村、牛營村、武坪村、四溝村、大灣村。
大灣鄉位于…[詳細] |
涇源縣地名由來:1950 年,置涇源縣,因地處涇水之源而得名。
2021年9月,涇源縣被命名為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涇源縣人口數量為8.5萬人,位列固原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寧夏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2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627位。
2021年5月,涇源縣上榜2021中國最具詩意百佳縣市榜第79名。
2021年4月,涇源縣上榜2021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第69名。
2021年1月,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排名發布,涇源縣位列第359名。
2020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涇源縣為2019年國家園林縣城。
2019年3月,涇源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陜甘片區)。
2019年,涇源縣入選2019年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實施縣。
2018年8月,涇源縣獲得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2018年2月,涇源縣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7年5月,第一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名單發布,涇源縣上榜。
涇源縣位于六盤山東麓,是寧夏的南大門,因涇河發源于此而得名,素有“秦風咽喉、關隴要地”之美譽。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全縣轄4鄉3鎮96個行政村,總人口11.8萬人,其中回族人口占78.8%,農業人口占90%。土地總面積1131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57.9萬畝,森林覆蓋率48.5%。境內海拔高度1608-2942米,有大小河流16條,溪流343條,年均徑流量2.4億立方米,年均氣溫6.9℃,日照時數2370小時,年均降水量為641.5毫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溫帶半濕潤區,為森林草原類型氣候,呈“春寒、夏涼、秋短、冬長”的特點。是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寧夏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森林水源涵養地。
風光旖旎,旅游獨具特色。涇源是寧夏特色生態旅游縣。六盤山縱貫縣境西部,崆峒山雄踞東北。這里群山環抱,百泉匯流,氣候濕潤,山青水秀,風景宜人,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全國第一個旅游扶貧開發試驗區、全域旅游示范縣。境內有濟公-的延齡寺、成吉思汗屯兵避暑的涼殿峽、神奇秀麗的老龍潭、流泉飛瀑的胭脂峽、荷葉碧翠的野荷谷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30余處,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和西北地區的“小九寨”,已成為陜甘寧乃至西北地區旅游者的首選目的地。榮獲“中國最美生態休閑旅游名縣”“中國最美休閑度假旅游名縣”“全國十佳生態旅游城市”,連續四年榮登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榜。
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秦始皇過“回中”,成吉思汗避暑涼殿峽,乾隆勘查“涇水清源”老龍潭,工農紅軍翻越六盤山。涇源人民勤勞智慧、開放包容,關隴民俗、涇水文化和回鄉風情在這里交融交匯,演繹出了柳毅傳書、濟公轉世、胭脂仙女等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紛呈獨秀的民間藝術,獨具特色的回族習俗,別具風味的地方小吃,激越悠揚的回族“花兒”,雄壯奔放的回族“踏腳”,孕育了濃郁的特色地域文化。
產業鮮明,發展潛力巨大。涇源具有豐富的農業、旅游、水電、礦產等資源。農產品種類多樣,是寧夏重要的種苗、草畜、中蜂基地。堅持“一特三高”發展思路,全縣安格斯肉牛存欄達到2.5萬頭,“涇源黃!蓖ㄟ^農業部地理標志認證,中國畜牧業協會命名我縣“寧夏安格斯肉牛繁育基地”,“涇源黃牛肉”榮獲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成為繼“鹽池灘羊肉”之后全區第二個獲此殊榮的縣域品牌;推行“三個一批”苗木產業發展模式,以針葉林和六盤山特色野生花灌木為主的苗木面積達到18萬畝,暢銷京津冀、內蒙、西藏等20多個省市,累計實施精準造林41.8萬畝,“六盤山苗木”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首批綠色發展優秀縣”“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大力推行“大手連骨干拉小手”“1+10”產業發展模式,年生產加工優質蜂蜜25萬公斤,“涇源蜂蜜”地理標志、“六盤山土蜂蜜”地理商標分別通過農業部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
交通便利,區位得天獨厚。涇源地處陜、甘、寧三省會城市西安、蘭州、銀川的幾何中心,處在承南啟北、西進東出的“黃金大動脈”上,在西部大開發中具有突出的戰略位置。六盤山機場距縣城75公里,中寶鐵路橫穿縣域西北,312國道縱貫東西,國道344線橫貫南北,高速公路直通縣城,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立體式交通大格局已然形成。
經濟穩健,發展后勁強勁。2019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42億元,同比增長6.1%,三次產業結構為15.3:17.9:66.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4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3億元,同比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6557元,同比增長7.2%;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723.5元,同比增長11.3%。
區劃:寧夏·固原市·涇源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