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周屯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周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高紅崖村 | ~201 | 村莊 | 高紅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建坪村 | ~202 | 村莊 | 新建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斜馬浪村 | ~203 | 村莊 | 斜馬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加卜查村 | ~204 | 村莊 | 加卜查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卻加村 | ~205 | 村莊 | 卻加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上蘭角村 | ~206 | 村莊 | 上蘭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下蘭角村 | ~207 | 村莊 | 下蘭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色爾加村 | ~208 | 村莊 | 色爾加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卷木村 | ~209 | 村莊 | 卷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梅加村 | ~210 | 村莊 | 梅加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浪查村 | ~211 | 村莊 | 浪查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茍后扎村 | ~212 | 村莊 | 茍后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豆后漏村 | ~213 | 村莊 | 豆后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蘭角灘村 | ~214 | 村莊 | 蘭角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干果羊村 | ~215 | 村莊 | 干果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曲瑪塘村 | ~216 | 村莊 | 曲瑪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下崗查村 | ~217 | 村莊 | 下崗查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都秀村 | ~218 | 村莊 | 都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拉德村 | ~219 | 村莊 | 拉德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切扎村 | ~220 | 村莊 | 切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吾隆村 | ~221 | 村莊 | 吾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崗查貢麻村 | ~222 | 村莊 | 崗查貢麻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達尕羊村 | ~223 | 村莊 | 達尕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達隆村 | ~224 | 村莊 | 達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河東鄉位于縣境中西部,距縣府駐地2千米。人口1.2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等少數民族,回族占總人口的23.7%。面積251平方千米。轄保寧、太平、馬家西、周家、楊家、貢巴、王屯、哇里、邊都、仁若阿什貢、查達、麻巴、下羅家13個村委會。民國時為東山鄉,后并入河陰鎮,1949年改設第一區河東鄉,1956年并入貢巴鄉,1958年并入貴德公社,1959年改為河陰公社,1961年從河陰公社分設河東公社,1984年改為河東鄉。
常牧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40千米。人口0.67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7%,還有漢、回等民族。面積996平方千米。轄上查崗、下查崗、都秀、拉德、切扎、吾隆、干果羊7個村委會。民國時、解放初屬貴南牧區,1958年劃歸貴德縣設常牧鄉,后歸貴德公社,1959年分設常牧公社,1963年改為常牧鄉,1972年改為常牧公社,1984年改為常牧鄉。
2006年8月,經青海省政府批準,撤銷貴德縣常牧、東溝兩鄉,合并設立常牧鎮,鎮政府設在原東溝鄉政府駐地周屯,實行鎮管村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