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王萬莊村 | ~201 | 村莊 | 朔城區沙塄河鄉王萬莊村位于沙塄河鄉南部坡區,北臨雁陽路,紅旗牧場,交通條件便利,養殖條件較好,是我區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006年,在村東南修建王萬…[詳細] |
石城莊村 | ~202 | 村莊 | 朔城區沙塄河鄉石城莊村位于沙塄河鄉南部坡區,全村人口303人,戶數105戶,耕地面積3677畝。糧食總產量888噸。主要作物:玉米,山藥小雜糧。全村人…[詳細] |
扒齒溝村 | ~203 | 村莊 | 朔城區沙塄河鄉扒齒溝村位于沙塄河鄉南部坡區,全村人口252人,戶數84戶,耕地面積897畝。糧食總產量256噸,主要作物有:玉米,山藥。全村人均收入3…[詳細] |
張家咀村 | ~205 | 村莊 | 張家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河匯村 | ~207 | 村莊 | 河匯村是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鄉中南部,緊靠雁陽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429戶,1421人,其中有低保戶32人,五保戶13戶,F有機井1…[詳細] |
三甲村 | ~208 | 村莊 | 三甲村是沙塄河鄉所管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沙塄河鄉北部,距城區東南13公里處。共有156戶546口人,正式黨員15名,預備黨員1名,F有耕地面積2180…[詳細] |
官地村 | ~210 | 村莊 | 官地村位于朔城區東南部,雁陽公路北二公里處。1958年與陳莊合并后形成了現在的官地村,F有158戶,共有村民546人,其中在外打工28人,在外上學32…[詳細] |
一半村 | ~211 | 村莊 | 一半村東臨朔沙路,是沙塄河鄉的門戶村。全村占地5000多畝,其中耕地4200余畝,均為水澆地。全村共有人口1256人,其中黨員26人,總計391戶,人…[詳細]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官井村 | ~212 | 村莊 | 東官井村位于沙塄河鄉西北方向,為平川區,地處城郊,交通便利且土壤肥沃,地下可利用水資源豐富,田面平整,適合各類農作物生長發育,是糧食作物和蔬菜的生產區…[詳細] |
大涂皋村 | ~214 | 村莊 | 大涂皋村是朔城區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沙塄河鄉東南部,南與寧武縣相鄰。全村現有448戶家庭,人口1860人,耕地面積5800畝,退耕還林150…[詳細] |
小涂皋村 | ~215 | 村莊 | 小涂皋村是朔城區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沙塄河鄉東部,南鄰雁陽公路,距城區22公里。全村現有440戶家庭,總人口1834人,外出打工36人,在外…[詳細] |
圪塔峰村 | ~217 | 村莊 | 朔城區沙塄河鄉前圪塔峰村位于沙塄河鄉西南部坡區,全村人口195人,戶數61戶,耕地面積2132畝。糧食總產量702噸。主要作物:玉米,山藥。全村人均收…[詳細] |
上沙塄河村 | ~218 | 鄉中心區 | 沙塄河鄉上沙塄河村位于朔城區東南方平川區,是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居住面積282.7畝,人口1480人,戶數420戶,耕地面積5200畝,全部為水澆地…[詳細] |
下沙塄河村 | ~219 | 村莊 | 下沙塄河村是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鄉東北部,緊靠鄉鎮府,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344戶,1085人,其中有低保戶60人,五保戶19戶,全村基本…[詳細] |
上石碣峪村 | ~220 | 村莊 | 上石竭峪村是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沙塄河最南端,南與寧武縣接壤,地處山區。全村共有192戶,總人口585人,耕地面積1926畝,作物主要以玉米…[詳細] |
下石碣峪村 | ~221 | 村莊 | 下石竭峪村是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沙塄河鄉南部坡區。全村共有151戶,總人口410人,耕地面積2887畝,作物主要以玉米、土豆、蕎麥。主導產業…[詳細] |
沙塄河鄉位于朔城區東南15公里,是一個農業大鄉,土地面積198平方公里。全鄉轄21個行政村,2個自然村,沿鐵路線村莊4個,公路沿線村莊12個。其中新農村建設試點村7個?側丝1.56萬人,總耕地面積6.9萬畝,其中水澆地面積4萬畝。全鄉共有機井106眼,主要分布在北部11個村。2013年預計全鄉糧食總產量75000斤,全鄉經濟總收入突破3億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大關。
沙塄河鄉由其地貌特征可分為平川區、丘陵區和山區。北部為平川區,地處城郊、交通便利且土壤肥沃,地下可利用水資源豐富,田面平整,適合各類農作物生長發育,是糧食作物和蔬菜的生產區;南部為丘陵區和山區,丘陵區土壤疏松,干燥風大,適合小雜糧、藥材,油料等作物生長,是發展畜牧業和林草業的理想之地;山區地下礦藏資源豐富,有煤炭、鋁礬土、石灰石、鐵礦石、建筑用石、建筑砂礫,這些資源貯量大、質量高、易開采、運輸便利。
近幾年來,全鄉鄉立足優勢,創造特色,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各項工作正在健康有序發展。
一、瞄準市場狠抓調產,確保農民增收。在種植業方面引導農民本著“以發展為主題,以調產為主線,因地制宜,科學部署,蔬菜建基地,養殖建園區,強化農業設施建設,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努力開創全鄉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這一指導思想,加大科技投入、引進新品種、新項目、新技術、新信息拓展市場,培育特色產品,一大批有市場前景的名優農產品正在穩定增長?芍^一村一精品。如:大涂皋洋蔥、后圪塔峰大蔥、一半村香瓜、上沙塄河尖椒、三甲村蔬菜制種、官地村西瓜、下石碣峪葵花籽、小涂皋綠豆等,都是優質優價產品。
二、緊緊抓住“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的大好機遇,把“畜牧富裕百姓,生態造福后代”作為農業調產的突破口和農民增收的切入點,大念畜牧經,大唱養殖戲,力建畜牧業大鄉,F在,全鄉大牲畜已發展到1萬頭,其中奶牛1300頭,養羊4萬只,豬存欄1萬頭,雞40萬只。北部一半村還興建一個大型奶牛養殖園區,投資220多萬元,占地55畝,實現規模養殖奶牛300頭。不斷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村環境衛生雙發展。同時抓好南坡區退耕還林的牧草管理,讓牧草進園區,變效益。
三、依托資源優勢,利用外資,發展大型產業。全鄉境內現有煤礦2座,年產量可達80萬噸以上。均采取利用外資實行托管的辦法,投資1000多萬元,對礦井進行技術改造,大幅度提高生產能力。還有磚廠1座、水泥廠一座、陶瓷廠一座,大量轉移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為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
四、基礎教育扎實有序。全鄉現有1所寄宿制初中學校,14所小學學!,F有中小學生1480人,公辦教師77人,代課教師30人。所有學校于1996年通過了“普九”教育驗收。全鄉11所學校四、五、六年級學生可以集中鄉中就讀,寄宿學生200多人。二OO三年新購進了電教設施,配置了兩個電腦室、兩個語音室、投影儀等,在全區農村學校中較為領先。
五、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全鄉道路暢通,交通便利;聯通、移動、網通各網齊全,通訊靈敏;變電所、農村電網設施配套完善,服務到位;文化站、衛生院運轉正常。近年來,沙塄河鄉先后被國家、省、市授予“統計工作先進單位”、“奧運安保先進集體”、“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五好鄉鎮黨委”等榮譽稱號。
區劃: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沙塄河鄉 |